当前位置:主页 > 世系源流 > 各地支派 >

三阳始祖怀韬公系下重修族谱之我见(建)

来源:仁义德家族谱网

三阳始祖怀韬公系下重修族谱之我见(建)
辕门:樊孝容  字 琴生
         当前,三阳始祖怀韬公系下重修族谱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。这是我们樊氏的一件大好事,令本族子孙振奋。这次重修与往次大不相同。使用现代化工具电脑操作,网上重修。它的好处是可以解开原族谱封闭的神秘面纱(以前有几个人看过谱?了解谱?极少),让族谱展现在每个樊氏子孙的面前。族人个个都能看到谱,了解谱。不仅能看到本家的谱,还能看到他人的谱。在族谱中还能显现出自己个人和全家福的照片,让后世子孙一眼就能看到先祖的音容笑貌。只要手机一拨,一切尽在眼前。这是族谱的一大创新,又是我们樊氏独创。我们要为本族有如此人才而感到欣慰,所以,凡是本族子孙都应大力支持,积极参与,通力合作,把这件事做好。
         为了本次重修的各项工作做的符合本族人的心愿,原本族有识之士,有能之才,积极建言献策,集思广益。更希望涌现出钱力双奉献的贤人。这样才能使这次重修族谱完美,让显祖安慰,让后世少疑。
        我本才疏学浅,但对本族宗谱亥时有所了解。为了表达本人对先祖的孝敬和对后世子孙的负责,尽到自己的义务。所以,我不揣冒昧,提出以下几点想法,仅供大家参考。
        第一、怀韬公以下五世先祖的生殁时间务应统一,不可再各自为是。剖释:综合四昌(盛、谔、庆、世)族谱来看,历史上曾多次提到四昌,五昌合修,序言写的清清楚楚,但实际上都是形式上(时间同时)的统一,而对族谱的实际记载却从未统一。也就是说,主修族谱的主持人没有深入实际,亲自查验各支族谱的记载情况。从而产生了各自为是,导致怀韬公以下五世先祖生殁时间误差的怪事。误差之大60年,整整一个甲子年。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?我们无须追究。
        从现在四昌各支的族谱中我们可以看出:昌盛、昌世两支的记载基本相同,昌谔、昌庆两支的记载大致相同。而四昌唯一记载完全相同的是四世九臯公和五世昌朝公。所以,我们应首先确定这两位先祖的记载是真实可靠的。然后把它作为参照物。与它上下连接传承没有矛盾的符合情理的昌盛、昌世两支的记载应照原记载。与它上下连接传承产生矛盾的昌谔、昌庆两支的记载理应纠正过来。并应选挑有识之士,专心致志地进行逐个调整,以免顾此失彼,尽力做到处处合情理。
       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,2012年,湖北阳新的樊后水(中华宗亲会监事长)、本省修水的樊 杰(中华宗亲会江西代表)、东北吉林大学教授樊恒发(中华宗亲会顾问),他们不远千里,万里来到老基三阳会商。提出解决办法。我受他们三位及老基原书记樊长根、大浦樊哲昌等的委托,对四昌族谱进行了对照综合调整,并将调整后的记载情况分别送给了他们。故此,我建议这次重修应按调整后的综合记载为准统一。具体见附表。
        第二、怀韬公12世孙“仲“字派的名与字派颠倒应统一纠正过来。不管哪个姓氏的族谱记载,字派都是放在姓后名前,本族也不例外。可万万没想到,本族怀韬公12世孙”仲“字派的一代人却把字派放在姓名的最后,这不和族谱记载的规格,其中也定有隐情。
        凡是本族子孙当在族谱中看到这种现象,无不产生困惑,都会自问,这是问什么?我自1995年樊氏第十二届重修族谱时,在三阳谱局发现后,很是烦恼。这种困惑紧紧缠绕我20年,直到今年清明节时,我借来了进贤县志,以县志记载与族谱记载反复对照,认真琢磨,最终悟出了端倪。
        剖释:1、字典中”仲“的意思是”排行第三“,引申为”位居第三“,另有居中的含义。固忌为”第二“或”居中“,而把”仲“字派放在名后,在这庄重的族谱中为这点小意而改动,这不合情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、是因避皇帝年号之讳。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统一下,天下任何人的姓名都不得和皇帝的年号字相同,若是相同必须改换,否则就是大逆不道,是死罪。而本族”仲“字派的一代人都是生活在元朝的中后期。我便查元代所有皇帝的年号,都没有是”仲“字的,所以,这与避讳也无关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、是为免遭株连、犯罪而无奈改之。以进贤县志和本族宗谱的记载来看,两种记载相吻合,怀韬公12世孙北山樊仲明、樊仲文兄弟俩于1352年为元朝镇压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一红巾军,而不幸双双为国殉难。(本支祖父樊仲文当时年仅21岁,他的两个幼儿还多亏叔父善待,否则何来有我。)元朝嘉封樊仲明为进贤尹,樊仲文为临川丞,他们是元朝的忠臣老士。可不久的16年后的1368年,朱元璋起义成功,建立了大明朝,所以他们俩兄弟的壮举自然成了明朝仇人,罪人,理应受到追究。故此,同宗族人惧怕追究,遭受株连,便无奈地将”仲“字派放到名下。原以为这是合情合理的,再者,据湖北阳新的樊后水对我说,他支族谱没有这种情况。这就进一步说明”惧怕遭株连是主因“,因为他支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省,虽是同宗,唯以受到株连,所以他支族谱未改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综上所释,不管我的推测是否可靠,但也说得过去。我们再不能让此困惑再去困惑后世子孙。
       第三、怀韬公以下的”61“字派应统一,不能再用同音、同义字想代替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、61个字派,他的每个字有它的单独含义,一句合起来,又有一个整体含义。愚以为这61个字派凝聚着先祖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。叶氏给后世子孙立的行为规范。其中包含着要后辈成为什么样人,怎样才能做这种人。孜孜劝导蕴含字中,感人肺腑。人生在世应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都寓意于这61个字中。故此,我认为不能用同音、同义字相代替,否则就违背了先祖的初衷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、61个字派。愚认为应分为两段一节(接)。前一段为四字句,5句共20世,这可能是在前5世人中确定的。前一段为5字句,8句共40世。这是在明代天启丁卯年(1627年)由土坊樊尚默(字良根)和北山樊尚燝(字钟阳)两位府台先贤在主持重修族谱时请熊钊先生撰写的。我十分敬佩这位刘氏熊钊先生的才华,他撰写字派接上无缝,中间的”尚“字是一节(接),它起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、中间”尚“字的含义。我们读念字派时,”尚“不能读在前一段里,也不能念在后一段中,应单独读念,写时也应当在”尚“字后面打”:”冒号提示。我认为它具有三层含义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、暗誉两位主修先贤的重修族谱的功迹。他们俩都是“尚”字辈。从新华字典中我们还可以查到“尚”字的两种含义:即“还”、“崇尚”。这两种意义在字派中兼而有之,并且十分恰当贴切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、以“尚”字为“还”义之说,可释为除前20世还有后面40世,“尚”字起连接作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c、以“尚”字为“崇尚“义之说,那么后面40世字派的字义都是所崇尚的内容。释之为:我们做人应崇尚:重道、诚实、本分、谦虚、恭让、贞良、淳朴,并希望明白其中的哲理。要用孝顺、友情去启发后辈人(子孙),在道德、义气方面要光大前辈英烈,容貌、举止,务必端正、庄重,言语、行动、期望、笃(忠实)恭、敬畏,只有做到这些我们的贤德、善良,子孙樊姓九徽增多,转流的后辈皆(都是)中(公平)正真之人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、前20世的字派的含义连贯性不强。怀(胸怀)天(地)原始九州,昌(兴旺)世(后世)忠(于)祖宗,秀(清秀)叔(父)克(能)仲(居中),用(需要)伯(老大)仕(当官)公(平)。但最后一句意思明确:曰(说出)以(拿给)一(一定)与(给予),就是说答应了拿给人家的东西就一定要做到。整句是言行一致。熊钊先生可能是依这句含义再接着编的后40世。
        第四、应统一认定樊迟为樊氏鼻祖。就目前所知道的关于樊氏起源的历史资料来看,各种版本的记载都不一致,有的认为是仲峬(我们族谱中也是如是说),有的认为是樊迟。说仲峬的只有零碎记载,而没有连续的传承世荣,适是折裂的,不足为信。所以,我认为樊恒发教授确定的以樊迟为樊氏鼻祖是比较可信。樊恒发教授在他撰写的三辑《樊氏源流》中以比较确实的历史资料证明其他说法的谬误,最后以充分的理由才确定了有姓有名的樊氏先人,首推樊迟。并通过多方考究,实地访查,最终找到了比较完整的传承世次名讳,且与历史时间相吻合。其他任何一种说法均没有如此完整。当然,我们也不能确定樊迟为樊氏的鼻祖是100%的真实。倘若后人能查到比恒发教授更为真实可信的历史依据,后人也可以修改。尽管如此,我们这次确定至少为后人探究提供了线索。
        第五、这次重修应千方百计寻找到昌朝、昌世两支的后裔,圆“五昌合修”之梦。我从族谱序言中得知:历史上曾多次五昌(朝、盛、谔、庆、世)合修。但至今我所知的只有四昌(盛、谔、庆、世)的后裔,而昌世公也仅有前10年前从抚州乐安县(左港)迁回三阳老基的樊兴良两家人。其余的不知在何方?昌朝的后裔至今尚未发现。族谱中记载:昌朝公的后裔在平王虎之乱后定居建昌(南城县)龙塘湾。谱记中当官的有:7世:忠乔 讳仲高,擢科授评事升文林郎。8世:宗干 讳剃,擢科授廸功郎升修职郎。9世:秀清 擢科授廸功郎。10世:叔润 讳沂,擢科授国子监校正,叔宪 讳渐,擢科授国子监学錄。11世:克纯 讳熙,擢科授县尹,克顺 讳福 授礼部主器。12世:德仲 讳体仁,以人材任太和州同知。13世:用直 讳耿,以才能任巡检。17世:曰爱 讳孔仁,以书经应正德戊寅贡授金华府武义县学训导。18世:以恒 讳昺,以书经应嘉靖壬辰选贡。20世:与信 讳玺,以书经领嘉靖甲子乡荐第八名。以后就再没有记载了,失联近四百年了。

          族谱记载:当建炎中兴,怕叔兄弟尽讨王虎逆贼,维时死难者众。其天申传五世,昌家亦尽皆死同难,惟昌世讨乱之时年幼,居家守土,娶曹氏,生子世彬,恩封承德郎,任抚州通判,后居崇仁,为樊坊始祖。生子三,惟仲子忠诚使得其传,生子二,长曰宗智,生秀芳,秀芳生叔敬、叔效。次曰宗信,生秀茗,秀茗生叔敏,其叔敬生克迈,克迈生仲府,仲府生用房,用房生伯任,迁左港,为左港开始也。至叔效生克延,克延生仲庥,仲庥生用闱,用闱生伯仕,伯仕生仕垣,仕垣生公钿,公钿生曰诏,曰诏生以杜,以杜生子六。其第一子曰一纶,出赘大畬,遂居大畬。若叔敏生克通,克通生仲廓,仲廓生用宁,用宁生伯保,伯保生仕培,仕培生公钰,公钰生曰谈,曰谈生子五,其长、二子曰以栋,以柏徙居神下,又为神下始祖也,厥后英贤叠出,代不乏人。有居水港及陂下者,有居抚城及邱坊者,且有居严坊与角巷及南丰、宁都者,其间徙迁不一,难于悉载。
          从以上记载的传承到现在只存两家,这不可能,一定有很多后裔失联,故此,这次一定要不惜一切联系他们。让五昌合修梦祥成真。
       

 

[责任编辑:admin]

栏目分类

本周推荐Recommend

宗亲动态Announcement

热门新闻HOTS NEWS



主办:江西仁义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络实名:中华樊氏家族谱网 官方网址:www.zupuwang.net
电话:400-999-8213 办公地址:江西省政府大院东四路23号 邮箱:1095889077@qq.com
Copyright (c) 2015 江西仁义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0721号